.
省级双响炮!解码白坭的流金“水之道”
粤有料 0 广东省佛山市
发布:2025-08-19 (16:58:11)

这个8月,白坭镇水经济发展成果收获了两份沉甸甸的省级认定。12日,西江干流(佛山段)成功入选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广东省生态环境厅高度评价其通过系统治理,实现了“生态效益可量化、文化传承可体验、经济价值可循环”的“佛山范式”。


15日,在《广东省绿色水经济发展》白皮书发布会上,白坭文创特色小镇项目作为佛山唯二的代表,其“以水兴旅、水旅共赢"的经验被正式载入省级白皮书。


近年来,白坭镇全力打造文创特色小镇(首期)水经济试点项目。荣誉背后,是白坭镇依托15公里西江黄金水道,创新“文创+”模式,探索“生态+文旅+经济”多元价值转化的“水之道”。



治水筑基:生态优先的“守护之道”


白坭的水经济腾飞,始于对母亲河西江的精心守护与系统治理。广东省“美丽河湖”的美名背后,是白坭坚持生态优先、以水定城的坚实根基。


白坭以河长制为总抓手,建立镇河长办牵头,多部门联动的镇级高效统筹机制,编制专项实施方案,系统推进水环境治理。通过打出提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效能、修复完善片区污水管网、重点整治三巷村涌、落实河道日常保洁全覆盖等“组合拳”,片区水岸环境大幅改善,为后续发展筑牢生态基底。



严格的生态守护不仅保障了大湾区超4000万人口的供水安全,更直接提升了区域价值。清波重现的西江与内河涌,成为吸引游客的靓丽风景线,也共同孕育了华南最大食品饮料产业基地——水都饮料食品产业园,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协同改善,是水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以文兴水:融合创新的“活化之道”


龙舟、祠堂、疍家、非遗美食……这些白坭得天独厚的文化底蕴因水而兴,与水共生。白坭很早就意识到,文化是灵魂,更是流量。

因此在文创特色小镇(首期)水经济试点项目中,白坭匠心打造了聚贤楼、五人龙舟博物馆、西江河鲜美食街等独具魅力的文化IP,更盘活三巷村的千年水窦、古水道等现有水利工程,一河两岸打造“佛山版小乌镇”、古朴与自然结合的“中国漆艺文化村”,同时借助水经济试点政策契机,新建碧道约2.4公里,打造西江龙舟训练基地驿站等标志性节点。碧道田园风情、乡贤水乡画廊的风韵,使白坭跃升为西江碧道上的网红“顶流”,引客无数。



同时随着沙围村欢乐东海童趣乐园、沙围西江美食街二期改造工程、白坭西江龙舟训练基地和漆艺民宿建设4个项目陆续建成,白坭构建起“滨江+农业+文化+旅游”的多元业态融合格局。2023-2024年片区夜经济璀璨、美食飘香,共计吸引游客259万人次,带动消费超1.32亿元;研学接待连续两年超10万人次。


节庆赋能,人声鼎沸。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三水·白坭)五人龙舟公开赛、2024年元旦系列活动、乡村电竞大赛、乡村旅游文化节、佛山西甲“白坭文化西游之夜”、美食啤酒嘉年华、“白坭好声音”歌唱大赛等多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旅活动轮番上演。今年以来,当地先后举办西江文创嘉年华、环两江·趣白坭等文旅活动,接待各地游客超100万人次,拉动消费超6000万元,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比翼齐飞。




机制护航:创新赋能的“致远之道”


白坭水经济的成功并非偶然,其背后是一套创新机制的有效护航,确保发展动能持久,面向未来。


2024年4月,白坭首创推出全佛山首个镇级旅游产业发展扶持办法,设立三年共1000万元的扶持资金,通过“真金白银”的激励措施,吸引水经济要素汇聚,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走实特色小镇带动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同时项目采用“政府主导,多方协同”的运维管护模式。政府层面压实河长责任,部门各司其职;同时引入镇属企业对龙舟博物馆、粮食博物馆、西江院子、三巷村等关键节点进行专业托管运营。这种模式保障了生态基底与文旅功能的持续优化,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共同促进和提升。


乘着环两江先行区的东风,白坭正在推进16.8公里一号公路建设,串联西江海上田园、文创古镇、岗头古村等六大片区,打造“一路串珠,全域精彩”的发展廊道,将地理枢纽升级为强劲的发展枢纽。


随着白坭一号公路的延伸,这条滨江经济带正生动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水生态“永葆绿色”,水经济“流金淌银”的美好图景,正在西江之畔的白坭日益清晰。



来源: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白坭发布

编辑:  李大米

审校:龙少

文章仅供学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18942444277删除!
关闭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