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三水区推进“四山两江”文旅精品区建设系列活动——“味力两江 鲜在三水”2025年三水区开渔节在芦苞水闸广场举行,这是芦苞镇连续五年承办三水区开渔节,也是芦苞镇落实“四山两江”文旅精品区行动的生动实践。
在当天的活动中,三水区以开渔节为重要载体,通过举办佛山DiveHub国际潜水乐园&浮日蓝矿咖啡试业、欢乐洞天项目动工仪式,将“四山两江”的自然生态与文旅资源深度串联,让“四山两江”从地理概念转化为游客可感知、可体验的文旅符号,进一步夯实了“四山两江”文旅精品区的建设基础,让行动成效在开渔节的热闹氛围中清晰彰显。
消费季遇“西甲”
与开渔“三水好品”引关注
本次活动精心策划,力邀28家以“三水好品” 和“芦苞有礼”为主题的本土企业齐聚会场,开展热闹非凡的展销活动。活动巧妙地将消费季的热烈氛围与佛山“西甲”的激情活力、开渔的独特乐趣等多种元素深度融合。
在消费季的带动下,市民们购物热情高涨,而佛山“西甲”赛事所带来的体育激情,让整个会场充满了动感与活力。本次参展的商家有健力宝,隐雪、嘉士伯、百森等龙头饮品企业,又有健叶蔬菜、康喜莱等本土农业企业,为游客提供了绝佳的购物体验,同时现场还开展义诊、中药茶饮等活动。
通过“西甲+好品”结合,不仅为本土企业提供了一个展示和销售产品的绝佳平台,更让广大市民和游客全方位、多角度地领略到三水特色产品的独特魅力,从优质的农产品到精美的手工艺品,每一款产品都承载着三水的地域文化和人文底蕴,展现出三水深厚的历史积淀和蓬勃的发展活力。
三水“四山两江”智慧旅游地图上线,
开启全域旅游便捷体验
为提升游客体验,推动智慧文旅建设,助力三水全域旅游发展,三水区在开渔节上推出三水区“四山两江”文旅精品区智慧旅游地图,该地图依托数字化手段,整合全区优质文旅资源,为市民游客提供一站式、智能化、便捷化的旅游信息服务。
三水区“四山两江”文旅精品区智慧旅游地图覆盖景区景点、特色美食、文体场馆、主理人空间、品质住宿等五大核心类别资源,首批上线超100个优质点位。无论您是想游览热门景点、品尝地道美食,还是探索文博空间、打卡主理人小店、寻找舒适酒店,都能轻松找到心仪目的地。
地图为每个点位提供了精准导航、电话预约等便捷服务,并集中呈现了宣传照片、开放时间、门票价格等基础信息,帮助游客快速了解特色亮点。
市民游客只需动动手指,线上搜索进入“佛山西甲”小程序或“三水发布”微信公众号,或者线下在酒店、景区、商圈等扫描海报二维码,即可开启“智慧旅游地图”体验之旅。
未来,三水区将持续更新完善地图内容,优化用户体验,将其打造成为展示三水文旅形象、服务八方游客的智慧窗口,为三水区融入环两江先行区和“四山两江”文旅精品区建设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传承疍家秘方,
芦苞打造特色美食文化名片
近年来,三水区十分重视对疍家文化的挖掘。疍家文化作为三水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独特的历史记忆与民俗风情。无论是咸水歌婉转悠扬的曲调,还是水上婚嫁的独特仪式,都散发着疍家文化独有的魅力。而在这其中,疍家饮食文化更是一颗璀璨的明珠。祖祖辈辈以船为家、逐水而生的疍家人,巧妙利用江河里的天然河鲜及各类食材,创造出了一道道令人垂涎的美味佳肴。
在这样的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大背景下,芦苞镇积极响应,深度挖掘本地疍家文化资源,重磅推出了疍家菜。芦苞镇依傍北江,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疍家文化在此生根发芽、枝繁叶茂。当地深谙疍家菜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与美食魅力,致力于将其打造成芦苞的又一张特色文化名片。
本次推出的疍家菜式有十个,为了挖掘疍家文化,芦苞镇深入走访镇上的老疍民,把那些靠口耳相传的烹饪秘方一一记录在册,并邀请专业美食团队、商家进行活化,呈现出独特的胥江疍家口感。这十个菜式分别是:渔舟聚宝——疍家鱼蓉羹、鲜酿福缘——疍家醸鲮鱼、芝香报喜——芝麻艇尾鸡、生财显贵——蚬肉生菜包、好事成双——香煎双拼、梅香添福——疍家酸梅鹅、鲈跃盈门——油泡鲈鱼球、笼蒸百鲜——笼仔蒸河虾、顺遂显达——鱼姜蓉盐油蒸禾顺鱼、丸满汤鲜——鸡汤丸子。
目前,芦苞已经有11个龙头知名商家加入疍家宴推广行业。在推广的过程中,芦苞镇赋予商家极大的自主权,各个商家可根据自身特色对菜式一定调整,欢迎食客前往体验。他们分别是芦江渔村、芦江酒店、拉爷农庄、鱼品鲜餐厅、巷回香餐厅、鱼当家餐厅、渔加乐餐厅、时光院子、竹小苑餐饮店、卖鱼灿河鲜餐厅、劲豪乐茶餐厅。
头鱼拍卖创高价,
助力教育事业启新篇
北江河水浪打浪,船儿归来鱼满舱。“年年有余”是让渔民精神振奋的丰收喜悦,是物产丰饶的北江对劳动者最丰厚的馈赠。7月13日傍晚时分,万众瞩目的头鱼拍卖活动在芦苞水闸主会场举行。“头鱼”寓意吉祥与丰收,历来是商家争抢的“好彩头”,头鱼价格更被大家津津乐道。
今年活动精选了三条捕获“头鱼”进行拍卖,它们分别是:寓意着和谐顺遂、福运亨通的“和顺万福”,象征着心愿成真、美好如意的“鲈你所愿”,以及代表着万事如意、顺畅无阻的“鲩事亨通”。
10.8万元!当最后一轮的禾顺鱼王拍卖一锤定音的时候,全场响起了惊呼。在本次拍卖中,芦苞的海皖鱼、海鲈鱼、禾顺鱼分别拍出了6.6万元、8.8万元、10.8万元的高价。这不仅是对三水河鲜价值的高度认可,更是对芦苞镇长期致力于释放河鲜美食效应、推动产文旅融合发展的有力回应。据悉,此次拍卖所得款项将全部用于支持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为芦苞的明天注入更多希望与活力。
巨型网红风筝助阵,
开渔节绽放天空艺术之美
传统渔业文化里,开渔的号角、祭河的仪式、渔船扬帆起航的壮观景象,都承载着渔民对丰收的期盼和对江河的敬畏。在开渔节这一充满渔家风情的传统盛事中,三水开渔节将把深厚的传统渔业文化与时尚的潮流天空艺术巧妙结合。活动特别引入巨型网红风筝,精心打造震撼人心的“江畔风筝矩阵”。
这场潮流天空艺术则为三水区开渔节注入了新的活力,当五彩斑斓的巨型网红风筝在江畔上空飞翔,它们形态各异,有的似跃出水面的巨鱼,呼应着开渔的主题;有的如展翅的海鸟,与江面上的渔船相映成趣。
“江畔风筝矩阵”在风力的作用下翩翩起舞,与传统渔业文化元素交相辉映。游客们既能感受到开渔节的庄重与热闹,体验渔家的传统习俗,又能欣赏到潮流天空艺术带来的视觉盛宴,开渔节不再局限于传统形式,焕发出独特的魅力,成为一场融合传统与潮流、兼具文化底蕴与视觉冲击的盛大庆典。
竹编打卡装置添彩,
祖庙祈福与开渔节共绘新景
竹编是古老而精湛的技艺,在芦苞镇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底蕴。芦苞竹编不仅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融入了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精致实用的菜篮、针线筐,到粗犷大气的猪笼、竹椅,竹编制品遍布村民的日常,见证着芦苞人的生活变迁与点滴。
芦苞镇不遗余力地推动这一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近年来,随着古墟镇开发建设的稳步推进,芦苞镇创新性地探索出一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与网红经济打卡点打造深度融合的发展之路。在本次开渔节中,芦苞镇在沿江路水闸至胥江祖庙段新添置了4 处崭新的多彩竹编景观。通过让古老的竹编艺术焕发出全新的活力,成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打卡,形成了极具活力的流量经济,为古墟镇的开发注入了强大动力,也让竹编文化得以更广泛地传播与传承。
蓝鳞映日:
作品以灵动竹编塑金鱼腾跃之姿,鱼身流转蓝紫幽光,象征珠江水域的深邃与勃勃生机。环绕的竹浪以热烈橙红渐变晕染,如旭日初升、霞光铺海,呼应开渔盛典的欢腾与对满载而归的炽热祈愿。竹篾交织,刚柔并济,既捕捉了鱼儿破浪的瞬间力量,亦以温暖色调礼赞渔汛重启、希望升腾的时节,传统工艺焕发时代光彩。
打卡点:“卖鱼灿”河鲜对面大堤上
潜渊溯光:
此作刻画金鱼悠然下潜之态,竹丝巧妙构型,鱼身线条流畅,隐含向下探索的沉静力量。波浪以深邃蓝紫渐变编织,如夜幕初临的江面或神秘富饶的深渊,寓意海洋的浩瀚与孕育。鱼虽下行,却仿佛追寻着水底折射的微光,象征渔民对大海宝藏的敬畏探寻与生生不息。
打卡点:“卖鱼灿”河鲜对面大堤上
虹霓:
作品大胆解构鱼形,将竹编鱼头与鱼尾分离置于地面,打破传统完整形态,构建新颖的空间叙事。采用高饱和度的多巴胺配色(如亮粉、柠黄、电光蓝、翠绿等碰撞交织),竹篾跃动编织出极富视觉冲击力的斑斓鳞片与水流纹样。象征生生不息的生命律动与渔获流转的喜悦。鲜艳色彩与独特构成,既是传统竹编工艺的突破性表达,亦呼应开渔盛典的活力四射与丰收狂欢,激发沉浸式互动体验。
打卡点:芦苞关帝庙旁草地
猫宁与古奈:
两只以麦穗精心制作的猫咪造型-猫宁与古奈,以它们趴卧的优雅姿势在屋顶迎接每一位游客。穗猫的形象,不仅仅是一件装置艺术作品,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承载着农耕文明的智慧与精神,将古老的农耕文化以一种新颖而独特的方式呈现于世人眼前。
打卡点:芦苞水博馆广场
盈瑞垂祥:
作品以饱满圆润的玫红葫芦为核心,色彩炽烈如霞,象征丰盈满溢的吉庆与鸿运。整体以强烈的视觉张力,融合传统吉祥符号与现代色彩语言,旁边更有互动转盘及周边产品,吸引群众的眼球。作品热烈表达开渔盛典对出海平安、渔获满舱、福禄绵长的至诚祈愿,成为节庆中一道耀眼的祝福图。
打卡点:胥江祖庙庙前广场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打卡竹编景观将展示到国庆节后,赶紧喊上你最会拍照的朋友来打卡!
夜韵芦苞:“西甲” 音乐会
与夜市共绘活力画卷
7月1日晚,霞光与江景交相辉映之际,“西甲”音乐会在芦苞水闸主会场华丽启幕。音乐会紧扣今年大湾区港乐热潮,以怀旧经典为主题,通过一系列情怀满满的民谣和流行经典曲目,市民和游客们沉浸于音乐与自然的和谐交融之中,享受了一场无与伦比的视听盛宴。
随着夜色渐浓,“苞满意·鱼鱻街”夜市璀璨亮相,为芦苞的夜晚增添了浓厚的烟火气息,展现了城镇的无限活力。三年前,三水区开渔节暨河鲜美食文化节点燃了芦苞夜市经济的热情之火,不仅推动了低成本创业,更为群众提供了丰富的夜生活选择。
可谁会记得,这里的发展曾经充满了坎坷与曲折。在芦苞夜市发展初期,曾出现一系列影响民生与城市秩序的问题。部分摊贩为抢占位置,每日用车辆霸占路口及通道。还有的摊贩在水闸上坡路摆摊,导致关键路段长期拥堵。夜市街区不仅垃圾遍地,对城市沿街面貌造成巨大的破坏。取缔夜市的呼声随之四起。
面对民生需求与城市秩序的双重挑战,芦苞镇政府以 “金点子”建议为切入点,深入调研夜市运营现状,最终制定系统性解决方案。通过对沿江公园区域进行改造升级,将原有道路向内迁移,规划出5400平方米的标准化夜市摆卖区,划定104个固定摊位,通过编号管理杜绝摊主抢位乱象。制定商户管理、食品安全管理等机制,不定期开展现场抽查、专项检查,确保食品安全。
经过治理的芦苞夜市焕然一新,实现了“由乱及治”。为了迎接开渔节,芦苞镇还在夜市街区石墩开展多巴胺创作,赋予街区更加斑斓的氛围。今年,“苞满意·鱼鱻街”夜市除了规划设置特色餐饮和互动游戏摊位外,还将在水博馆广场转播“西甲”赛事,让体育与文旅消费紧密融合,这是北江千年古道上的亮丽风景线,更是“四山两江”的芦苞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