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识分享 | 这些退烧方法没用还坑娃!牢记两个标准,让宝宝安全退烧
粤有料 0 广东省佛山市
发布:2023-07-10 (17:09:21)
相信很多爸妈都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孩子突然发烧这一幕。全家都跟着着急,每个人都有一套退烧方法。但哪个有用,让无数宝爸宝妈抓了瞎。










错误的退烧方法会让孩子更不舒服


不少家长在孩子发烧后会很着急,慌乱中会采用冰敷、退热贴,酒精擦身等见效快的方式。但这些都不可取。
1. 退热贴
由于面积比较小,作用也很小,让宝宝不舒服。
2.冰袋、冰毛巾等冰敷方式
温度更低,不仅会让宝宝不舒服,还容易冻伤宝宝,也是非常不推荐的。
3.酒精擦身
虽然擦拭后,皮肤很快会感受到一阵冰凉,但实际退热效果并不显著,持续时间短。而嫩皮肤产生刺激更危险的是,孩子皮肤渗透性强,在身体发热时,酒精更容易通过皮肤吸收入体内,造成宝宝酒精中毒。
4. 捂热退烧
很多人都会认为,当宝宝出汗之后,体温自己就会降下来。有的家长给为了让宝宝多出汗,给宝宝穿棉袄,盖厚被子,结果宝宝反而烧得更厉害,更加不舒服了。
发热捂汗的行为,还可能造成「捂热综合征」,诱发宝宝抽搐、休克,严重可能危及生命。



除了这些,还有家长喜欢用温水擦拭等方式退烧。孩子体温降下来没多一会儿,又烧起来。这些退烧方法就像给烧开的锅炉里加一勺冷水,看似降温了。但没多久,水又会重新沸腾。治标不治本,没啥效果。



相比于以上物理退烧,退烧药会是更有效的「治本」之法。孩子在使用退烧药后,能迅速启动自身的体温调节中枢,让身体实现由内而外的降低体温。就好比把烧水锅炉的火力直接从大火调为了小火(无火)模式,温度自然就下降了。同时,用药可以帮助孩子尽快舒服起来。舒适度提高后也会对孩子的活动和进食有改善,减轻烦燥,改善整体状况。

孩子用药不光看体温也要看舒适度

退烧的目的,是为了降低体温的同时缓解孩子的不适状态。所以不光要衡量孩子的体温,也要观察孩子的舒适度。

01 看体温


临床中,一般腋温≥37.5°C或肛温≥ 38°C 被定义为发热。
但不是一发热就得用药,可以先保持观察。通常认为,当孩子腋温高于 38.2 °C,可以考虑采用退热药帮助降温。


如果宝宝发烧时年龄不足3个月或腋温≥ 39.4℃,建议直接去医院,不建议在家用药。

0看孩子发烧时候的舒适度

舒适度可以通俗地理解为精神状态。不过很多家长却不知道怎么看孩子的精神状态,尤其对于不会说话的孩子而言,更不太好判断。这里有一张表,把「舒适度」拆分成了 6 个可以被具象量化的维度,更方便家长朋友们观察是否孩子可以在家中进行退热。我们还给到了每个维度的计分原则。爸妈可以对照这张表,给孩子的舒适度打分。


图片备注:此表适用于3月龄以上的孩子在清醒状态下展开评估。小月龄孩子舒适度不好判断,可以体温为用药的主要参考标准。


● 得分 ≤ 6分,建议先保持观察。

● 得分在 7~10 分,可在家用药退烧,并保持观察。

● 得分在 11~15 分,建议在家用药退烧后同步就医。

● 得分 ≥ 16 分,建议直接就医。


若发烧的孩子体温 ≤ 38.2,但得分在 7~15 分,同样建议在家用药缓解不适。

0儿童退烧药记住

两个成分和3个挑选原则


如果孩子需要用药,还是要选择适合孩子的儿童专业退烧药。
爸妈请认准: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家长可以放心在家给孩子使用。




在具体的药物上可以参考 3 个原则:
1. 剂型原则:混悬液/混悬滴剂
混悬液/混悬滴剂能更好控制用量,减少药量误差,有助达到预期退热效果。
像片剂和栓剂,不太能根据孩子的需求定量给到,容易有药物过量的风险。
2. 口味选择:孩子接受度更高的口味
比如橙子味和草莓味,孩子不抗拒,降低喂药难度。
3. 产品口碑:可信赖的大品牌
尽量选择工艺先进品质过硬的大品牌。品质好的混悬液能让有效成分均匀分布,同时成分颗粒更小,有助于快速吸收,有效退烧。
而不好的混悬液容易出现分层等情况,不太能达到理想退烧效果。



来源:21CN综合、熊猫系统

编辑:李大米

审校:龙少


文章仅供学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18942444277删除!
关闭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