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乐平镇曾奶奶(化名)家属
将一面锦旗送到反诈民警手中
感谢他及时劝阻家中老人转账
避免落入骗子的陷阱
今年3月初,家住乐平的曾奶奶突然接到一通“孙子”打来的电话,寒暄几句之后,“孙子”便询问曾奶奶是否有钱,称自己因醉酒闹事被派出所抓获,需要3万元的保释金,并声声哀求曾奶奶:“奶奶,求你救一下我!”
听到“孙子”出事,惊魂未定的曾奶奶救孙心切,马上到银行准备取钱救“孙子”。在银行取钱期间,银行工作人员发现老人神情异常紧张,试图询问老人转账目的,但曾奶奶支支吾吾不愿说钱的用处,这引起了银行工作人员的警觉。“我们当时也疑惑,老人突然一下子取3万元,再三追问下老人描述的情况又与一些骗子的话术比较相似。为防止她被骗,我们先稳住她,寻求民警的帮助。”银行工作人员随即报警求助。
乐平派出所接到求助后,立即派反诈专班民警到场。起初,曾奶奶对于民警的劝阻表现得十分抗拒,坚称自己没有被骗。但民警依然没有放弃,“老婆婆,攒了点退休金不容易,万一对方不是您孙子,不就损失大了吗?”民警耐心地劝说道。
曾奶奶被民警苦口婆心劝住,开始对“孙子”出事产生怀疑,于是先后给家中子女联系核实,最后得知根本没有这一情况,曾奶奶才彻底明白,原来是诈骗。“感谢警官,不然我真上了骗子的当,这些钱都是我的‘棺材本’啊。”曾奶奶激动不已,一直拉着民警的手道谢。
这类“装孙子”诈骗套路
主要是骗子利用“隔代亲”的情感特点
以“出事故”、“被警方拘留”等紧急事件为由
假装用焦急的语气和受害人通话
勾起其担心的情绪
让受害人信以为真
与此同时,骗子以“家丑不可外扬”为由
让受害人不要告诉其他人
阻断受害人与其他人的沟通
从而落入骗局
警方
提醒
1
遇到陌生电话自称“亲属”,急事需转账的情况,可先通过电话或当面与家庭其他成员进行核实;
2
平日多向家中老人宣传反诈知识;
3
如不慎被骗,应第一时间报警,并提供对方收款账户等关键信息,确保第一时间开展支付冻结操作,及时拦截被骗资金、尽可能挽回损失。
来源:乐平派出所、三水公安
编辑:李大米
审核:龙少